尾礦干排工藝在新鄉礦業的應用
作者:尾礦干排
來源:www.gzhhf.cn
尾礦干排工藝在新鄉礦業的應用,尾礦的處理是每個開礦山廠用戶的責任,尾礦的處理是個非常復雜的工作,要結合實際地理情況、礦山廠實際情況等多種因素來進行處理,而且有的尾礦還能進行回收再利用,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,如何做到環保無污染的效果,尾礦的處理又分為干堆和濕堆,這個干堆和濕堆又有什么區別,他們之間都有哪些優缺點呢,使用哪種方法才能將尾礦治理好。下面看下尾礦干排工藝在新鄉礦業的應用。
一、干堆尾礦庫和濕排尾礦庫的區別
1、尾礦入庫前濃度狀態不同
濕式堆存的尾礦,礦漿濃度多在10%~15%,有的經濃縮濃度提高到30%~40%,尾礦顆粒在尾礦庫灘面上自然分選沉積,完成固水分離。干式堆存的尾礦,經過濃縮脫水、固液分離后,尾礦含水率一般需控制在15%~25%以內,方可進行干式堆存。
2、尾礦輸送方式不同
濕式堆存的尾礦以礦漿形式,采用管道水力輸送到尾礦庫,進行排放筑壩堆存。干式堆存的尾礦一般用帶式運輸機或自卸汽車運輸到尾礦庫堆存。
3、尾礦筑壩方法不同
濕排尾礦堆筑,一般采用水力放礦,尾礦自然沉積形成壩體,除人工或機械堆筑子壩時需要壓實外,壩體無需碾壓。干式堆存的尾礦壩一般采用機械分層堆筑并進行適當碾壓。
4、尾礦壩體結構不同
濕排尾礦庫的尾礦壩結構具有一定的沉積規律,尾礦顆粒由上而下、由外向內大致呈現由粗到細的分布規律,壩體不同部位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質具有較大差異,壩體比較密實。干式堆存的尾礦壩,一般為全尾礦,尾礦不分選,由于尾礦的力度粗細混雜,壩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濕排尾礦有一定差別,壩體一般比較松散。
5、尾礦運行狀態不同
濕排尾礦庫生產運行期間始終處于儲水運行狀態,一旦潰壩,泥石流危害波及范圍較大。干式堆存的尾礦庫生產運行期間(暴雨短時積水除外),大多處于無水運行狀態,壩體垮塌后影響范圍較小。